[拼音]:huochong
中国元朝和明朝前期对金属管形射击火器的通称。有时又称“火筒”。火铳以火药发射石弹、铅弹和铁弹,是在南宋长期使用的各种火枪的基础上,随著火药效能的提高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是元明时期军队的重要装备。
构造和分类
火铳用铜或铁铸成,铜铸较多。由前膛、药室和尾銎构成。通常分为:单兵用的手铳,城防和水战用的大碗口铳、盏口铳和多管铳等。
手铳轻巧灵便,铳身细长,前膛呈圆筒形,内放弹丸。药室呈球形隆起,室壁有火门,供安放引线点火用。尾銎中空,可安木柄,便于发射者操持。有的手铳从铳口至铳尾有几道加强箍(见图)。
大碗口铳和盏口铳都因铳口的形状而得名,基本构造与手铳类似,只是形体短粗,铳口呈碗(盏)形,可容较多的弹丸。有的碗(盏)口铳尾銎较宽大,銎壁两侧有孔,可横穿木棍,将铳身置于木架上。发射时,可在铳身下垫木块调整俯仰角。用于水战的碗口铳,多安于战船的固定木架上,从舷侧射击敌船。
三眼铳是一种常见的多管铳,铳身由3个铳管平行铸合成“品”字形,大多有加强箍,尾部为一尾銎,安装木柄。每个铳管各有1个药室和火门,点火后可连射或齐射,常用于骑兵,射毕后可以铳头作锤击敌。
简史
在有关元朝的文献中,火铳之名最早见于《元史·达礼麻识理传》。达礼麻识理在至正二十四年(1364),已经指挥“火铳什伍相联”的部队,说明火铳在此以前就已创制成功。 近年来,在黑龙江省阿城县、 北京市通县、陕西省西安市各出土一件铜手铳,口径分别为26、26、23毫米,全长分别为34、36.7、26.5厘米,制造工艺较粗糙,铳壁厚薄不均,表面不平整,无铭文,一般认为是元朝制品。除手铳外,中国历史博物馆还展出一件铜铸盏口铳,盏口口径105毫米,身管直径75毫长,全长35.3厘米,重6.94公斤,铳身刻有元“至顺三年”(1332)等字样(见彩图) 。 元末时,农民起义军也大量使用火铳作战。《明史纪事本末·太祖平吴》中,有朱元璋部将胡德济、谢再兴在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用火铳守诸全(今浙江诸暨)的记载。明朝建立后,火铳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洪武年间制造的手铳,同元朝手铳相比,口径减小,身管加长,工艺较精细,铳身多刻有制造地、制造部门、工匠姓名、监造官职、重量和制造年月。如河北省赤城县出土的洪武五年(1372)手铳,口径22毫米,全长44.2厘米,铭文“骁骑右卫胜字肆佰壹号长铳筒重弍斤拾弍两洪武五年八月吉日宝源局造”(见彩图)。洪武年间还制造了较多的大碗口铳。现藏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一件洪武五年铳,铳身刻有“水军左卫”、“大碗口筒”等字样,碗口口径110毫米,身管直径58毫米,全长36.5厘米,重15.75公斤。 近年来在河北省的长城附近也多有实物出土,说明碗口铳在当时的守城和水战中,已广泛使用。永乐年间制造的手铳,工艺精细,形制统一。如“天字”手铳,口径为15毫米左右,全长为36厘米左右,铳身刻有以“天”为字头的统一编号和制造年月。铳身构造也有所改进,自药室至铳口,壁厚逐渐递减,使外形成为有一定锥度的圆筒,说明当时对膛内压力从药室至铳口递减分布的状况已有一定认识。火门铸有一个长方形槽,便于装填引火药,上面装有一个活动盖,以保持槽内的引火药干燥洁净。手铳还配有装药匙,使每发装药量相等。迄今出土的“天字”号手铳,最小序号为“天字九十五号”,制于建文二年(1400),最大序号为“天字九万八千六百十二号”,制于正统元年(1436)。此外还有“英字”、“胜字”号等手铳,形制与“天字”手铳相仿,这些手铳一直使用到明朝中叶。嘉靖年间制造的三眼铳,口径多在13~15毫米之间,铳身长短不一,一般为40厘米左右。
火铳是中国古代第一代金属管形射击火器,它的出现,使火器的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元朝火铳问世后,发展很快,在元末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明朝建立后,大量制造火铳,加强了边防、海防和城防设施,并于永乐年间组建了专用火器的神机营,促进了明军训练和作战方式的改变,创造和发展了火铳同冷兵器相结合的战术。嘉靖以后,明军装备的轻型手铳和重型火铳,逐渐被鸟铳和火炮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