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ian’an Men
位于北京市城区中心。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原名承天门。清顺治八年(1651)改建,更名天安门,为明清两代皇城正门。近百年来,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均与天安门的名字联在一起,如1919年的五四运动,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天安门成为新中国的象征。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安门坐北朝南,城台五阙,重楼九楹,以汉白玉精雕而成的须弥座上承10馀米高的红色墩台,台上建楼,楼为单层重簷歇山式黄琉璃瓦顶,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四面环廊,通高33.7米,通面阔57.14米,通进深20.97米,廊深3.04米,下簷施重昂五跴斗栱,上簷施单翘重昂七跴斗栱,金龙和玺彩画,彤扉36扇。前有外金水河,5 座汉白玉石桥横跨水面。中间桥稍宽,称御路桥。桥前有两对石狮及两座华表。华表满刻云纹和盘龙,技艺精湛,顶部为一蹲兽,名“望天吼”。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国家十分重视天安门的保护,成立了专门保护管理机构,多次修葺、彩绘和加固。1988年元月正式开放。